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
三十六计之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,原文:类以诱之,击蒙也。 译文: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,使敌人遭懵上当。

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原文
类以诱之,击蒙也。
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译文
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,使敌人遭懵上当。
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故事
公元690年,契丹攻占营州。武则天派曹仁师、张玄遇、李多祚、麻仁节四虽大将西征,想夺回营州,平定契丹。契丹先锋孙万荣熟读兵书,颇有机谋。他想到唐军声势浩大,正面交锋,与已不利。他首先在营州制造缺粮的舆论,并故意让被俘的唐军逃跑,唐军统帅曹仁师见—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黄饥瘦,并从他们那里得知营州严重缺粮,营州城内契丹将士军心不稳。曹仁师心中大喜,认为契丹不堪一击,攻占营州指日可待。
唐军先头部队张玄遇和麻仁节部,想夺头功,向营州火速前进,一路上,还见到从营州逃出的契丹老弱士卒,他们自称营州严重缺粮,士兵纷纷逃跑,并表示愿意归降唐军。张、麻二将更加相信营州缺粮、契丹军心不稳了。他们率部日夜兼程,赶到西硖石谷,只见道路狭窄,两边悬崖绝壁。按照用兵之法,这里正是设埋伏的险地。可是,张、麻二人误以为契丹士卒早已饿得不堪一击了,加上夺取头功的心情驱使,下令部队继续前进。
唐军络绎不绝,进入谷中,艰难行进。黄昏时分,只听—声炮响,绝壁之上,箭如雨下,唐军人马践踏,死伤无数。孙万荣亲自率领人马从四面八方进击唐军。唐军进退不得,前有伏兵,后有骑兵截杀,不战自乱。张、麻二人被契丹军生擒。孙万荣利用搜出的将印,立即写信报告曹仁师,谎报已经攻克营州,要曹仁师迅速到营州处理契丹头人。曹仁师早就轻视契丹,接信后,深信不疑,马上率部奔往营州。大部队急速前进,准备穿过峡谷,赶往营州。不用说,这支目无敌情的部队重蹈覆辙,在西峡石谷,遭到契丹伏兵围追堵截,全军覆没。
其他三十六计
- 第一计:瞒天过海
- 第二计:围魏救赵
- 第三计:借刀杀人
- 第四计:以逸待劳
- 第五计:趁火打劫
- 第六计:声东击西
- 第七计:无中生有
- 第八计:暗渡陈仓
- 第九计:隔岸观火
- 第十计:笑里藏刀
- 第十一计:李代桃僵
- 第十二计:顺手牵羊
- 第十三计:打草惊蛇
- 第十四计:借尸还魂
- 第十五计:调虎离山
- 第十六计:欲擒故纵
- 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
- 第十八计:擒贼擒王
- 第十九计:釜底抽薪
- 第二十计:混水摸鱼
- 第二十一计:金蝉脱壳
- 第二十二计:关门捉贼
- 第二十三计:远交近攻
- 第二十四计:假途伐虢
- 第二十五计:偷梁换柱
- 第二十六计:指桑骂槐
- 第二十七计:假痴不癫
- 第二十八计:上屋抽梯
- 第二十九计:树上开花
- 第三十计:反客为主
- 第三十一计:美人计
- 第三十二计:空城计
- 第三十三计:反间计
- 第三十四计:苦肉计
- 第三十五计:连环计
- 第三十六计:走为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