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计:趁火打劫
三十六计之第五计:趁火打劫,原文: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 译文:敌方的危机很大,就乘机取利,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。

第五计:趁火打劫原文
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第五计:趁火打劫译文
敌方的危机很大,就乘机取利,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。
第五计:趁火打劫故事
努尔哈赤、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,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。顺帝即位时,年龄太小,只有七岁,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兖身上。多尔兖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,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,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。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。
明朝末年,政治腐败,民生凋敝。崇祯皇帝宵衣旰食,倒想振兴大明。可是,他猜疑成性,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,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,又杀了明将袁崇焕,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,明朝崩溃大局已定。
公元1644年,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,建立了大顺王朝。可惜农民进京之后,立足未稳。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。明朝名将吴三硅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。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,惯于见风使舵。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,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,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。而李自成胜利之后,滋长了骄傲情绪,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,抄了他的家,扣押了他的父亲,掳了他的爱妾。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,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终于投靠满清,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。多尔兖闻讯,欣喜若狂,认为时机成熟,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。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,李自成江山未定,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,进入山海关,只用了几天的时间,就打到京城,赶走了李自成。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,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础。
其他三十六计
- 第一计:瞒天过海
- 第二计:围魏救赵
- 第三计:借刀杀人
- 第四计:以逸待劳
- 第五计:趁火打劫
- 第六计:声东击西
- 第七计:无中生有
- 第八计:暗渡陈仓
- 第九计:隔岸观火
- 第十计:笑里藏刀
- 第十一计:李代桃僵
- 第十二计:顺手牵羊
- 第十三计:打草惊蛇
- 第十四计:借尸还魂
- 第十五计:调虎离山
- 第十六计:欲擒故纵
- 第十七计:抛砖引玉
- 第十八计:擒贼擒王
- 第十九计:釜底抽薪
- 第二十计:混水摸鱼
- 第二十一计:金蝉脱壳
- 第二十二计:关门捉贼
- 第二十三计:远交近攻
- 第二十四计:假途伐虢
- 第二十五计:偷梁换柱
- 第二十六计:指桑骂槐
- 第二十七计:假痴不癫
- 第二十八计:上屋抽梯
- 第二十九计:树上开花
- 第三十计:反客为主
- 第三十一计:美人计
- 第三十二计:空城计
- 第三十三计:反间计
- 第三十四计:苦肉计
- 第三十五计:连环计
- 第三十六计:走为上